top of page

從管理層回到臨床前線

根據職場叢林法則,Comfort zone又名Danger zone,因為人一旦進入舒適圈就好容易鬆懈,「死於安樂」正正係職場最大危機!大醫館綜合中醫診療中心創辦人吳冠儀(Amy),她是本港註冊中醫師,擁有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博士學歷,並曾在大型醫院及不同診所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絕對是高薪厚職,但她卻選擇跳出Comfort Zone,為的就是三個字:「滿足感」。「作為一個醫師,這份事業最大的使命,就是看到病人經過自己治療後康復;如果能夠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令病人恢復健康,我認為這種滿足感,遠比坐在辦公室從事行政工作更有意義。」

大醫館綜合中醫診療中心創辦人吳冠儀中醫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資金一直是創業者最大課題,Amy憶述最初決定創業時,也一度為此問題煩惱不已。「創業最大問題不外乎選址與資金,在選址問題上,由於我當年畢業時只有元朗區聘請初級醫師,所以我就決定以該區作為自立門戶的落腳點;至於資金問題一直也讓我費煞思量,幸好當時收到由香港善導會發出的『小型貸款計劃』宣傳單張,才得知此計劃最合適我們這類難以從傳統融資渠道獲取資金的初創企業。」憑藉小型貸款計劃籌措的資金,Amy終於成功開設一間屬於自己的中醫診所,主要提供診症、配藥、針灸及骨科治療等服務。

病人為先 經驗為本

醫者父母心,Amy強調,自己從來不會稱呼來診所看病的是「客人」,她更是打從心底視他們是「病人」。「因為當一個醫師視病人為『客人』的時候,則代表他心中著重的,是如何從『客人』身上賺取更多金錢,可能是售賣一些邊際利潤較高藥材,而不是提供一些真正適合『病人』調理身體的配方。始終我覺得,醫師有一份責任,就是將『病人』醫好,讓他們回復健康;一個醫師是否盡本份去醫治他們,到診所求醫的人是可以清楚感受到的。」她更表示,經過長期相處,有些病人更與自己成為朋友,會對自己傾訴心事,「特別是接受時間較長的針灸療程時,有些病人其實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其實這正是醫者與病人建立互信的基礎,得到他們的信任,讓我更堅定自己想從事臨床治療工作的決心。」事實上,Amy甚至為老人及有需要人士提供優惠,她始終抱著病人為先的信念,但求能夠糊口就已感到滿足。

然而,創業說到底也是一門生意,Amy坦言昔日在醫院的管理經驗委實有很大幫助。「從外人角度看來,中醫診所的行政工作好像很簡單,但其實醫療行業的風險管理非常重要,因為當中所牽涉的都是性命。就以針灸服務為例,當中數針的系統,有助我們團隊可以準確核對針數、落針位置等,避免『漏針』或針尖引致氣胸的情況。與此同時,經營醫館需要對藥材貨源有嚴密的把關,過往的經驗有助我們掌握優質藥材貨源,做好把關工作,避免危害病人健康,這除了是保護自己的品牌形象,更重要保障病人,因為醫師實在責無旁貸啊!」

Amy指出,自己選擇上述「小型貸款計劃」的原因,就是因為該計劃提供延期還本安排,在剛開業收支未平衡時,可以只償還利息,這與她的經營理念相符:行醫者是以病人健康為本,而不是著眼於短期利潤。

昔日同事變成團隊 行醫者需堅守信念

據了解,在診所任職的職員,原來有不少是都是Amy昔日的同事,因此她認為彼此的關係既是朋友又是團隊,公司每項決定都應該在會議中取得共識,而不是只是由老闆一言堂決定。「團隊經營就是集思廣益,透過不同意見的交流,有助更準確判斷決策的可行性。對於我而言,實在很感激那些自己的團隊願意放棄本身的職位,相信這間診所,相信我的理念,彼此一起為夢想打拼。」

另一方面,Amy指診所開業至今生意尚算不俗,自己實在非常感恩,問到經營策略,她認為診所的選址及裝潢是重要的戰略堡壘。「基本上,來到診所的都是病人,有部份甚至是行動不便,因此我認為選址上務必要符合交通方便和容易上落兩個條件,更要考慮到令使用輪椅或拐杖的人士方便進出。此外,部份中醫診所為求保障病人的私隱,都會以不同方式遮蓋診所,但自己卻認為,新一代診所反而應該更加著重於透明度,當中包括了診所位置地段容易讓病人看見,並需要有一個清晰的收費指引、整潔的環境,以及富親切感的互動交流;畢竟,行醫就是一個需要醫師與病人互動互信,才可完成的過程,而這亦是我希望自己診所能夠給予病人的感覺。」

展望未來,Amy指出現階段還是想先守業,暫無意開立分診所。「醫師的責任,就是為病人服務。相比擴充業務版圖,我更著重於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團隊伙伴,我始終認為『不求發達,只取合理回報』是行醫者很重要的心態,我們的責任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而不是跑數跑業績,在未能找到有相同理念的醫師之前,開設更多診所,其實只會分薄自己在現時診所駐診的時間,對於病人未必是一件好事。」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