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創業談
創業本身已經難,如果要你離開自己生活地方,去一個唔熟悉的環境創業,相信難度更大。近年興起一個名詞叫「港漂」,意思就是一班到港留學、工作甚至創業的內地人士。1985年出身於哈爾濱的趙磊,於2008年科大修畢碩士課程後在港從事金融行業,十年間經歷了人在他鄉所面對的各種困難,遂與另外兩名拍檔創辦「港漂圈」,為內地來港人士提供各類生活資訊,迄今已累積20萬會員。「港漂圈的定位是一個社會企業,相比起賺錢,我們更重視如何協助一班內地來港的青年,讓他們融入香港從而貢獻香港。個人始終相信,透過商業方式做公益事業,絕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
港漂圈創始人趙磊
創業,往往源自親身經歷,趙磊憶述當年畢業後留港投身銀行從事金融工作,當中的文化差異曾讓他十分困惑。「回想起在科大讀書時,所住的宿舍是港生與內地生各自分開居住獨立一座,感覺彼此的交流不是太好,首先是語言不通問題,容易產生磨擦,再者就是面對申請簽證、租屋搬屋、添置傢俱,甚至搵工等不同困難。我相信不少港漂都會有著相同的問題,所以自2011年起就由新浪微博開始,根據自身過去幾年來的經歷,在微博上分享內地人在港住屋、社交等生活資訊,希望給予各位港漂一個參考。」趙磊更表示,港漂圈的成立其實只是無心插柳。「當年短短數月便吸引上萬人關注,所以自2013年起,自己便辭去金融工作,全職投入『港漂圈』,目標是建立一個長遠的線上社區,不但針對25萬港漂,更希望接觸雙非家庭、投資移民,以及自由行社群。」
內地香港創業大不同 港漂人口成龐大廣告商機
過去10年,愈來愈多香港人希望發展內地市場,身為地頭蟲,趙磊何以反而選擇到香港創業?「讀大學時自己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就是相比起香港學生,內地生比較喜歡創業,而香港的畢業生則多數傾向加入大企業或投資銀行工作,可以說香港的創業環境比較內地沒有那麼競爭激烈;再者,香港的資訊及貿易環境有著更大自由度,加上香港經濟體系容易與外國接軌,有助初創業務面向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看好香港創新產業有著較大發展空間。「儘管有人認為內地比較容易發展新產業,然而香港的最大優勢是法令健全,尤其對於知識產權的保障,配合當地大學的學術水準獲世界認可,對於人工智慧、醫療科技、大數據等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展更為有利。」
趙磊認為,香港金融優勢最有利於發展fintech產業,他更表示,目前他們會員來自各行各業,主要從事金融、法律及會計等專門行業。(資料圖片)
在營運方面,趙磊表示,港漂圈網頁打著「在香港,有問題找港漂圈」旗號, 提供租房、二手拍賣、搵工等資訊,並定期舉辦廣東話班、不同行業聚會、遊船河等活動,每日有近2萬次點擊率。「不少本港公司為開拓內地市場,會於我們網站投放招聘廣告,客戶方面包括地產商、網絡供應商,以及其他專業服務行業。事實上,線上平台廣告為我們主要收入,但我們的定位是,建立一個港漂生態圈,所以除廣告外,我們亦致力開拓O2O消費(O2O,Online To Offline),與百多間商店合作,為港漂圈會員提供飲食、醫療、購物、娛樂等優惠,願景就是透過解決港漂各種衣食住行問題,讓他們更快瞭解適應香港文化。」問到收入問題,趙磊表示由於公司是社企經營方式,所以只夠供養目前10人團隊及公司營運開支便已足夠,儘管未有提及業務成績,不過他亦分享了一個難忘個案。「我們有一位來自安徽省的女會員,當年她剛來港時便找到我們,透過提供『新生大禮包』服務,她不但成功在港畢業及找到一份金融機構工作,最近更獲告知她已結婚,並已在香港定居,這件事看似理所當事,但對於離鄉背井的港漂而言,能夠在異地落葉生根委實不易,這個案更讓我肯定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人才配對促進香港發展 創業partner要互補不足
無疑, 21世紀是人才的年代,因此趙磊公司亦積極開拓人才配對服務,當中包括共同主辦今年3月舉行的「AIA友邦精英學院:創新香港國際人才嘉年華 2019」。「我們過往會為各大本地企業進行職位配對,人才學歷主要為大學本科畢業生,對接產業包括會計、媒體、地產、行政、人力資源,以及不同商業機構,平均收入為16至18K。然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各類企業對高端人才需求愈見殷切,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是次活動,將人才學歷從學士本科畢業生提昇到博士生水平,協助更多內地專才可以『走出去』,同時亦透過將香港優良管理體系引入內地企業,協助更多香港人『走進去』龐大的內地市場。個人相信,我們港漂都是在香港求學,既然受惠於香港,就更應該從了解香港開始,走向融入香港,最後就是貢獻香港,這亦是我們的未來長遠目標。」
人人都話內地市場大,但是否人人都懂得如何進軍內地?對於異地創業,趙磊有自己一套心得。「所謂人生路不熟,要在異地創業,找合作夥伴(搵partner)十分重要,相比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我更著重可以找一個互補不足的拍擋,自己最喜歡夥拍年青人,一來他們有幹勁,加上經常有創新點子,這樣才能發揮最大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