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司馬懿的「不爭」哲學




司馬懿在年輕的時候,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但是他通過裝病,避免了被曹操重用。但他知道的是,無論甚麼時候,都不能「功高蓋主」。


他在輔佐曹丕的時候,和大臣楊修有過節,畢竟,一山不容二虎。令人詫異的是,曹操要斬殺楊修的時候,大部分的人躲閃一邊,怕被連累,司馬懿卻站出來,主動要求見楊修一面。


曹操不解,詢問緣由。司馬懿說:「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在楊修過世之前,化干戈為玉帛。這樣的做法,讓曹操很是讚賞。把身邊的人,都變成朋友,對誰都尊敬,在任何群體裡,都體現出「人畜無害」的徵兆,因此人生就變得柔軟了。沒有了敵人,人生成長的環境就變好了,一生的時光,都可以蓄力,也能安穩地活下去。


不爭鋒芒 以退為進

現實中,很多人都有出風頭的習慣。殊不知,槍打出頭鳥。所有的風口和危機,都是捆綁在一起的。經過多年的努力,司馬懿在曹魏政權裡,位高權重。但是他仍舊有軟弱的一面。在諸葛亮上演「空城計」的時候,司馬懿到了城下,但及時撤走了。後人分析,若諸葛亮被滅,司馬懿就失去了真正的對手,在曹魏政權裡,他也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在司馬懿成為托孤輔政之重臣的時候,另一個權臣曹爽,處處碾壓他。面對曹爽的種種行為,司馬懿堅持忍耐。當曹爽帶著大軍去攻打蜀國的時候,司馬懿站出來反對,然後自己堅持不隨軍。曹爽以「非宗親不能帶兵」的先帝遺言,卸了司馬懿的軍權,司馬懿也沒有站出來反抗,而是接納了事實。


面對曹爽的各種囂張,司馬懿說:「且止,忍不可忍。」更戲劇性的是,曹爽連續幾個月都沒有撼動蜀軍的時候,司馬懿及時寫信給曹爽的下屬夏侯玄,提醒要借鑒「曹操兵敗漢中」的教訓。意思是,及時撤退,為上計。此次提醒,保全了曹爽。在外人看來,司馬懿這是幫助了自己最大的政敵。事實證明,相對於爭強好勝的曹爽,司馬懿更勝一籌,並且在曹魏政權裡,更得人心。


「天欲其亡,先讓其狂。」很多時候,讓對手變得狂妄自大,被天下人不齒的時候,你只需稍微用點力,就能獲得勝利。曾經你一步一步退讓,終究會在某一天讓你成功「翻盤」。


司馬懿是三國的最後贏家,甚至有人盤點過,在芸芸三國時期名人中,司馬懿是活得最久的一位。他用了一生去見證 「水惟善下成大海,山不爭高自極天。」商場上,一時半刻的輸贏,算不得甚麼,只要你尚能存活,就能把握「來日方長」的智慧和幸福。當同期對手已逐一離場,剩下的你就變成了佼佼者。即使你看起來甚麼都沒有做,但是你已經贏了。




תגובות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