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打造長青企業 就要比時代走得更前

上個世紀90年代風靡全球的商業暢銷書《基業長青》,現在回過頭看,那些當初被作者選為基業長青標杆的企業,現在很多都已經衰落了。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於「基業長青」這個話題的熱衷與追捧。

長青企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惟現實中,長青企業其實鳳毛麟角,而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在時代長河中只能算是曇花一現。時代變遷不停,人類也不可能永遠正確,那企業必然會有壽命週期,這也符合自然萬物必然會新陳代謝的規律。


昨日成功經驗,今日生存陷阱

近十多年來,科技的急速展、世界政局的變盪,甚至是一場世紀疫症,上述這些對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衝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對企業經營者的打擊更是「暴力級」,可以說顛覆「毀三觀」。這確實是一個痛苦的時代。


更為麻煩的是我們根據過去數十年發展得出的「常識」、「鐵律」,現在發現失靈了。那些我們認為放之四海而皆準,可以推而廣之的成功經驗,現在恰恰是「陷阱」,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現在的世界和社會像極了過去某些舊時光,只不過大家未曾生活過,未曾體驗過。人類的歷史可以被「操控」,人類往往又是選擇性遺忘的。企業如個體的人,都脫離不了其出生年代的大背景影響,其命運都會受到時代的「捉弄」。


管理極端情況保存生命力

當今的時代,管理的負擔很重,對領導人要求越來越高,需要管理的東西越來越多。檢驗一家企業的生命力,就是看一家企業能不能經受住極端考驗而不倒下,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所謂企業的韌性很重要,不會輕易垮。既不會土崩(下面),又不會瓦解(上面)。每一家致力於基業長青的企業都要構建一種經受住極端考驗的能力。


第一種情況,市場突然不存在了或者整個行業被顛覆了,被跨界打劫了。任何企業都要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尤其是頭部企業。任何一家企業必須始終敬畏市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企業都要保持對市場敏銳,多路徑、多梯隊進行探索佈局。東方不亮西方亮。這種例子商業史上層出不窮,例如,從功能手機到智慧手機,膠捲行業被數碼替代,數碼相機又被智慧手機替代等等。


第二種情況,技術路線之爭。出現了技術結構性變化,這個也很「恐怖」。例如,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之爭。目前全球正在上演的,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之間大戰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電池技術路線之爭,太陽能面板的技術路線之爭等等。大企業必須開放合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很多技術路線之爭,並不是先進技術打敗非先進技術,其背後是多種力量的角逐,商業力量往往起主導作用。只要有資金、人才源源不斷的匯入,有缺點的技術也會被反覆運算完善了。很多先進技術往往輸在封閉上,商業上封閉往往是技術持有者的貪婪造成的,都想吃獨食,這是不符合商業進化規律。你要獨佔好處,制約別人,別人肯定會想辦法另闢蹊徑。目前最為驚心動魄的晶片之戰,逼迫中國企業另闢蹊徑。


第三,斷供。美國應用國家的力量通過斷供來打壓中國華為公司。供應鏈的安全超越了效率。大企業都要堤防斷供的風險,這個也需要大企業提前佈局,制定PlanB計畫。


第四,產能過剩下如何贏。現代產業史有一個現象是反常的,供給可以說無限的,但需求很多的時候不足的,也就是供給大於需求是個大概率事件,產能過剩是常態。這一點在中國非常明顯。幾乎各行各業都存在產能過剩。這在當前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發起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大背景下尤為突出。一般來說,企業擴大產能相對容易做到。產能過剩的行業必須一般需要通過殘酷的競爭來淘汰對手,幾家大企業往往通過產業整合以形成少數寡頭的格局,以期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


大家都在擴產能,如果你不擴產能,一旦別人擴產成功的話,那你的日子就不好過啊!現在產業的競爭除了規模競爭,速度競爭也非常重要,大家都在機會窗內拼命搶先把產能規模搞上去,然後帶頭打價格戰、專利戰等,阻止競爭對手的產能釋放。同時通過技術的投入極大抬高行業進入門檻。例如,現在的新能源車的行業就是「豪橫」行業,只有大玩家才敢進場玩,進場以後輸贏還是難料。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全球確實沒有甚麼好賽道,但資金是過剩的,有大資金的加持行業無疑熱度非凡,但有熱的時候就肯定有冷的時候,冷下來之後,就會留下一地雞毛。


產能過剩的行業,你要想贏的話,你必須掌握技術的密碼,通過技術實現低成本,或生產力極大的提高。而不僅依靠規模來降成本。你才有贏的可能性。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 2024 BizHK創業人誌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