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管理人員不可不知「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源於美國Stanford大學心理學家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一項實驗。他找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停放在秩序井然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平民區。結果,停在平民的那一輛車,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泊在中產階級社區的車子,停了一個星期也無人問津,直到後來,Philip Zimbardo用錘子把車子的玻璃敲了個大洞;僅僅過了幾個小時,車就不見了。

「破窗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事實上,企業中也存在一些可能誘發「破窗效應」的因素:


規章制度欠缺完善

一個企業部門的作風來源於部門的風氣,規章制度是進行企業管理的重要依據,是全體員工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規章制度不嚴密、不完善,就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混亂局面,容易使員工產生離心力。


制度執行不嚴格

企業管理中,如果對於違反規章制度的事情,部門管理者沒有嚴肅處理,人性中的從眾性弱點會產生「法不責眾」的暗示心理:違反規則不會受到懲罰且能獲益。他們還會這樣想:反正我不是第一個,前有車後有轍!尤其是對於那些「小奸小惡」予以放縱,久而久之,制度就會成為擺設,使員工產生懈怠輕視之心。


「第一」輻射效應

在每個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各種「第一」所產生的輻射效應是無窮的。如果每一個「第一」部門經理都能認真設計,嚴格要求,每一個「第一」都能獲得成功,那麼今後這些活動將站在較高的起點上發展;反之,若有某個「第一」因為設計不夠嚴密,或者管理不夠規範到位,則員工很容易從中看出他們「活動」的可能性,以後這一類的活動如果想再「亡羊補牢」嚴格要求,難度就大得多。而且,若後來仍無有效方法進行改進的話,則這一類活動的負面影響又會輻射到其它類型的活動中,形成「破窗效應」。


對於錯誤行為教育不及時

有時候,由於企業事務繁忙,錯誤行為本身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或由於其它的一些客觀因素,部門經理是在員工錯誤行為發生幾天之後,甚至是幾個星期之後才對其進行處理;有時有些部門經理又可能把員工的錯誤進行「冷處理」,。這種不及時的教育一旦錯過了,就很難再在員工心中引起共鳴。


教育方式不得法

承上一點,如果教育無法深入人心,則組員可能出現「陽奉陰違」的現象:表面上承認錯誤,接受教育,實際上「心結」仍未解開,容易伺機再犯;如果此時在部門存在一些類似的員工,則容易形成非正式群體,在部門形成一股「反勢力」,使部門工作處處受阻。



Comentários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