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規則 只會影響你的周邊商業視野



1977年,美國策略管理學教授在EMBA期末考試時出了道考題,題目是「本田機車應該跨入全球汽車市場嗎?」

 

當時,日本的本田公司尚未開始生產汽車,但已有此企圖與規劃。另一方面,全球汽車市場已經呈現飽和狀態,整個汽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本田既無特殊汽車製造技術,又必須在競爭劇烈的市場上,以大量資金和辛苦的過程

 

如何發展一個汽車經銷體系,實在是讓當時的汽車同業與管理學界普遍看衰。所以,教授承認這道考題是「送分題」,明顯已經知道答案,只要學生根據學理,將否定的原因推論、分析出來即可得分。相反的,如果有學生的答案是本田應該進入汽車市場,他的考卷將會得到零分。

 

到了1985年,教授卻發現自己錯了,不但本田汽車已經成功上市,在美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他自己太太所開的車,竟然也就是本田的產品。怎麼回事?難道所有的策略管理學說都錯了嗎?那些論證、邏輯分析都不管用了嗎?還是本田公司有特殊經營能力,能夠化不可能為可能?

 

事實上,策略管理學說沒有錯,錯的是應用管理學說的人,運用同樣的策略分析方法、工具,不同的人可能會導出不同的結論,差異在於「周邊視野」。機會總是躲在風險背後,保守的決策者就像戴著眼罩的馬匹,沒有周邊視野,當然只見風險,不見機會。

 

積極進取的決策者,看機會勝於風險,只要衡量機會大於風險,或者風險是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就會勇於前進,這就是周邊視野的價值。事實上,「目標管理」在管理學和成功學上的定義不同。管理學上的目標管理,是以看得到的現況去擬訂未來的目標;成功學的目標管理,則是根據自己心目中的企圖、願景設定目標,然後尋找資源與方法去實現。兩者的差異在於是否戴著眼罩,以致遮住周邊的視野。

 

任何人或組織,只要有旺盛的企圖心、有願景、勇於設定目標,自然就會盡一切努力去尋求方法和資源以實現目標,同時也會有一些可用資源與助力自動向他們靠攏,這就是成功學所講的目標管理。

 


Comments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