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顏值愈高 收入愈高?


1994年,倫敦大學經濟學教授Daniel S.Hamermesh在論文《美貌和勞動力市場》中首次提出「美貌溢價」的概念。研究顯示,在勞動力市場中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外貌歧視,良好的外貌條件與個人收入之間存在著正向的相關性。


這一結論在中國也得到了印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湘泉於2019年發表論文《長得好看有多重要?——外貌對收入的影響作用及機制分析》。該論文分析了中國家庭追蹤調查中與外貌收入的相關資料,結果顯示外貌評分每增加1分,個體收入就會增加3.1%。


美國德州大學經濟學家Daniel Hamermesh是首位量化顏值對收入影響的學者,其著作《美貌即財富:為甚麼貌美的人更成功》(Beauty Pays: Why Attractiv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更表明,長相不佳的人面臨全方位的社會歧視,尤其是在職業發展方面,從始至終,低顏值者的整體收入水準趕不上高顏值者。而在外國研究論文《顏值和終生收入》中,亦肯定了人們對美貌與高能力之間相關性的猜想。他們發現,人們的美貌程度與青少年時期的社交活動參與、自信度等特質呈現出明顯的正向相關性。一言蔽之,美貌者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建立更多的自信,從而能切實提升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團隊寫作能力等一系列備受勞動市場青睞的人力資本素質。


與此同時,研究表明,「美貌溢價」效應在男性勞動力市場中表現得更為明顯。1991年,Frieze發現相貌與男性的起薪和後續的工資增長都呈現出正相關關係,而對女性的起薪卻沒有明顯影響。《婚姻和勞動力市場的整容手術效應》一文中統計,在韓國,顏值評分最高的男性比普通男性收入多出了15.2%,而這一數據在女性中僅為11.1%。


對「帥哥」情有獨鍾的除了女性,還有閱人無數的風險投資人。2014年一項來自哈佛商學院的研究顯示,在宣講內容一致的情況下,投資人更青睞男性創業者。而如果這位男性恰好還擁有帥氣的外表,這種說服力會更強。


那究竟甚麼樣的面孔才能讓人感覺到「美」?德克薩斯大學的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對美醜的概念在嬰兒時期就已經形成,而構成這一審美的基礎要素是「對稱」——越對稱越美,不對稱則是醜陋的。從生物學角度而言,這樣的審美偏好也有一定依據,發育的胚胎通常很難維持完美的對稱,因此良好的對稱性也預示著更優良的基因和更好的運氣。


此外,影響人們對美貌判斷的另一個核心要素是「年輕」。人們對年輕的青睞已被證實是超越文化與審美偏好的,這或許來源於人們潛意識裡對健康的追求。美貌與健康是兩個不可分割的審美概念,所有能體現出「健康」指標的要素都在暗示機體的年輕程度,也左右著人們對美的感知。



Comments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